公募行业动态 2025/4/28-5/4
公募规模站稳32万亿元!4月29日,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3月底,163家公募基金机构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22万亿元,较2月末下滑约98.04亿元。具体来看,债券型增长635亿元,混合型增长500亿元,股票型缩水183亿元,货币型缩水1479亿元。据了解,去年年末,公募基金规模一度创下32.83万亿元的历史纪录。不过,今年1月,受权益、债券基金规模下跌影响,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跌回31万亿元。如今,伴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基金申购升温,公募基金规模连续两个月重回32万亿元上方。
首批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获批4月30日,首批4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获批,易方达、嘉实、银华、永赢4家基金公司拔得头筹。
见证历史!突破1000亿元!据Wind数据,截至4月30日,全市场11只信用债ETF规模突破105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与此同时,信用债ETF规模占债券ETF比重也从去年年末的31.08%提升至目前的42.71%。
机构看后市中银证券:科技、制造或是盈利修复主线二季度外需压力阶段性增加及关税影响的显性化或有望带来稳增长政策的发力时点。短期来看,在二者尚未明朗化之前,A股或延续震荡格局,市场风格轮动加快。配置方向上,内需与自主可控仍是当前配置两大主线。关税不确定性消化至市场预期企稳后,盈利因子有望重新主导市场,市场有望重回成长风格,AI产业链有望重回主线。从年报及一季报来看,金融和上游利润占优的趋势止步,一季报盈利占比有所下行。消费盈利占比修复主要依靠农林牧渔行业周期修复。而中游制造和科技业的盈利修复,构成了一季报财报层面的主要线索。受益于“两新”政策,电子、家电、机械、家电等盈利得以持续修复。基数影响的贡献同样较大,房地产一季报明显减亏,电新受益于主要产品价格下行趋势放缓,减亏效应同样明显,传统中游制造行业如钢铁、建材、基础化工等在低基数下扭亏为盈,录得同比读数的较大反弹。科技行业受益于算力及AI产业趋势,硬科技方向景气高增延续,软科技方向则同比扭亏改善。
摘自《等待科技主线回归》20250505
广发证券:五大行业或值得关注一季报整体超预期,A股利润增速转正,经营情况呈现出一定程度改善。25年Q1单季表现显著超出季节性,自23年来首次正增。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恢复,资产负债率不再下降、存在结构性加杠杆的行业,应收占款压力缓解、预收款项(订单)上升,经营现金流好转,企业的投资现金流底部企稳,预示着部分行业考虑开启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周期。与此同时,内生恢复仍然偏慢,在4月关税冲击下仍不容乐观。ROE已经连续15个季度下滑,目前接近历史低点。企业极力收缩供给,但收入的恢复依然缓慢,资产周转率仍是主要拖累。筹资现金流存在压力,受到企业主动偿债和现金分红的影响。库存周期“弱而不补”,结构性补库存的行业主要由外需带动,后续则存在不确定性。结合一季报及关税的最新变化,后续值得关注的行业线索有:1)关税影响之下年内PPI预期面临修正,考察行业毛利率与PPI的相关系数,成本端有望受益的行业;2)25年已经呈现出产能出清、困境反转迹象,且受外需影响不大的行业,有望延续困境反转趋势;3)由新兴产业需求带动,订单出现积极变化,或者轻资产行业中员工数量/薪酬开始提升的行业;4)政策层面逐步触达,如政府补助增加、地方政府化债等受益的行业;5)红利的缩圈——基本面低波兼顾高股息的行业。
摘自《超预期的一季报与关税下的行业展望》20250505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重要声明:阁下/贵方接受、阅读或使用本文件即表明阁下/贵方已事先及无条件接受以下“重要声明”所载之条款和条件:本文件系为利得基金备制,本文件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本文件所载信息仅为初步提示,利得基金从未表述或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受或使用者亦不得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即使本文件所有信息系已尽最大的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利得基金对于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内容的正确性亦不承担任何责任。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仅代表券商研报观点。利得基金采用此内容仅在向客户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